物联网触发粮食革命
信息来源:liangshi.biz 时间: 2012-11-19 浏览次数:1101
粮食安全一直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和世界最大规模粮食储备的大国而言,更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纵观国际市场,近两年粮价大涨,世界粮食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粮价持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大为增加。
加速物联网应用落地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被各国公认为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在我国,物联网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样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面对这样一张包容性极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巨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多人口和全球最多互联网用户的中国,的确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去期待和展望。近日在无锡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有着多年实战经验的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滨,围绕“拓展物联网应用,全面护航‘大安全’”的主题,展示了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示范性应用。
“‘大安全’三个字源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2011年提出的‘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它强调防务和安全的内涵不仅限于传统的国土防务、国土安全,还包括广义上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乃至文化安全。”于滨表示,粮食安全,对一个国家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护航国家粮食安全,航天信息利用多年在信息安全、RFID等领域积累的技术及研发优势,目前已经在粮食收购、仓储、物流、加工等环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上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和成功案例。
今年5月,江苏省首批10余家粮食物流中心、中心粮库与航天信息集中签约,由航天信息作为总集成商正式启动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数字粮库”系统。
据了解,“数字粮库”工程是“数字粮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运用传感、自动识别、控制等物联网技术,与储粮设施、设备、技术集成,实时准确地反映粮库购销、储藏、管理等业务流程,实现粮库作业自动化和管理智能化。目前江苏省10余个“数字粮库”的项目资金,均主要来自于国家和省里的补贴,粮库自身只需投入一小部分。
数字粮库 落地开花
我国拥有两亿农户,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8.75万家,3万多家粮库。如何才能高效、准确地利用并管理好上述资源,成为摆在粮食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正是基于上述需求,“数字粮库”项目应运而生。
“粮库集成管理系统能够大幅提升粮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真正实现粮库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对粮库作业信息实时、快速、准确地采集,作业流程精准控制,如从粮食报港、扦样、化验、称重等,有效避免‘人情粮’、‘舞弊粮’现象的发生;此外,该系统能够实现粮库业务管理系统、作业控制系统与粮库安防系统、粮情监控系统、熏蒸系统、通风系统、DCS系统等子系统的大集成,以及粮库业务、财务、税务、农发行封闭资金管理的一体化。不仅能够帮助粮食管理部门有效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够大幅提升管理效率。”无锡市粮食科技物流中心副主任陈曙东表示。
据了解,无锡市粮食科技物流中心目前已基本建成“数字粮库”。以前需要仓管人员拿特定仪器进粮仓监测,天热时很辛苦,且难以做到实时监测;如今,机器会把粮堆顶部、中间和底部的相关数据实时传到电脑屏幕上,温度超过一定预警值,系统会自动打开通风机、自动门窗进行通风降温作业;当系统发现有虫情时,则可提示进行环流薰蒸作业。
此外,借助“数字粮库”系统,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价格的异常波动并采取相应措施。目前无锡市已依托粮油信息预警系统,编制推出“无锡粮油批发价格指数”,系统、科学地反映粮油价格的总体水平及变动趋势,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农业生产也有了更科学的价格依据。与此同时,目前无锡市已开通“网上粮店”,市民可上网查询粮价并订购粮食。在这个基础上,无锡还将打造地储粮拍卖和粮油现货网上电子交易平台,即批发商需要大宗粮食将来也能上网交易,一个未来交易图景展现眼前:开展原粮电子交易,并将目前的拍卖、现货交易发展为信用交易、委托交易、仓单质押交易等多种方式,交易模式也将由目前的单体、分散摊位式等向连锁、专业交易式转变。而那时,无锡市粮食产业将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粮食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