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蔬菜,土豆又升级了自己的新吃法。最近,土豆馒头入侵北京各大超市,而土豆未来的进击之路还包括面包、花卷、蛋糕和豆包。
今年年初,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让它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甚至预计,到了2020年,50%以上的土豆将作为主食而不是配菜吃进人们的肚子。
确实,马铃薯作为配菜有些屈才。和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相比,土豆保存时间更长——磨成粉常温下可以存15年。对于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差的中国来说,种植马铃薯还省水、省肥。
事实上,联合国早就把马铃薯作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还对马铃薯委以重任,“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只有马铃薯能拯救人类”。
可是,粮食真的不够吃了吗?
中国粮食进口主要因为国外卖的便宜
前段时间,“人畜同屋,一年吃3次肉”的新闻又引发了人们的集体担忧,中国还有多少人吃不饱,中国的粮食到底够不够。即便中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常年居世界前列,但是要管好全世界1/6人口的肚子,靠着不足世界耕地面积10%的土地,关乎生计的粮食危机总是周期性的抢头条。
最常拿来说事的是不断攀升的粮食进口量——2014年,中国粮食总进口量突破1亿吨。顺便吐槽的还有花在粮食进口上的钱——从2001年到201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从100多亿美元增加到1000多亿,10年翻了10倍。不断走高的数字总是让爱操心的人们担心中国的粮食又要不够吃了。
仔细分析中国农产品进口种类,其中70%都用来进口大豆了,谷物只占到农产品进口总量的3%左右。而且大规模进口的最主要原因是价格,特别是食糖、棉花和大米,是受到国内外价格差的影响,并非产量不够。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3-2014年,我国食糖和棉花的库存分别占世界库存量的18.7%和60.9%。大米的进口一部分也是因为价格,比如湖北籼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 2012年时每吨625美元;与此相比,越南出口的最贵大米品种每吨598美元,均远低于中国国内价格。
大米出口已成为越南重要的经济来源
虽然现阶段中国粮食能自给自足,可是别忘了,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每年增长个几百万人口,对粮食产量的增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不,美国人也担心起了中国人的肚子。美国食品及农业政策研究所和美国农业部表示,受到人口数量增加、环境恶化等影响,到2020我国重要农产品缺相当于10.5亿亩耕地播种面积的产出,相当于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的一半。
不过,中国对此却乐观的多。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到2024年,中国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将达到5.8亿吨,总消费量预计为6亿吨,通过适度的增加进口就能实现供需平衡,以保障中国未来粮食的供给安全。
粮食不够吃,因为用来吃的
那部分连产量的一半都不到
当然,不只中国人关心这一话题,粮食危机是世界人民的大事儿。200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世界饥饿人口已达10.2亿,创历史最高水平。这还不包括那些正在遭受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足和其他形式营养不良的人,遭遇粮食安全困扰的人其总人数可能接近30亿,全球两个人中就有一个。
报告一出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发动了24小时绝食行动,随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加入其中,为了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那么让一个人吃饱饭,到底需要多少粮食?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小组经过调查,要维持温饱,平均每人每天的卡路里最低摄入量从1793到2677不等。按照最低1793卡算,需要一天500克大米或小麦,也就是1斤粮食,才能满足“吃饱饭”的需要。如果按联合国最低2100卡路里的标准,需要的谷物更多一些。
根据联合国统计,2014年粮食产量有25亿吨,如果这些粮食全部用作吃食,全世界73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天能分到将近2斤。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餐桌上出现了更多的肉食、蛋和各种辅食,这就意味了更多的谷物被消耗。据统计,一公斤猪肉的生产需要三公斤粮食,一公斤鸡肉需要两公斤,一公斤牛肉则需要七公斤。
所以,一算上粮食用作饲料和各种工业生产的那部分,心就彻底凉了。据预测,现在全球肉类产量超过3亿吨,估算下来,粮食作为饲料就消耗了近一半!
平时喝的酒、调料用的醋,用粮食制成的各种蛋糕、饼干,也都需要消耗粮食。近几年,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粮食还用来生产谷物原料,平均两百斤的玉米才能提炼五十公升的生物燃料,而这些足够一个人吃一年的量。在美国,已经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燃料,每年所耗费的玉米相当于美国玉米年产量的一半。
一路算下来,所剩的食物分给世界人口肯定不够。据联合国估计,2012年到2014年间,虽然全球受食物不足影响的人数比上一个十年少了1亿多,但仍有8.05亿,而在发展中国家,每8个人就有一人长期受饥饿困扰。
人口、环境对全球粮食危机可能造成的影响
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到96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银行联合撰写报告指出,那时的粮食需求将比现在多出70%。这其中包括,满足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消耗的越来越多的肉类需要的粮食饲料。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至少30亿中产阶级人口,他们将是拉动肉类消费的主力。
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于生产来说,迎来的却总是坏消息。即便忽略畜牧业发展对现有耕地的抢占,据统计,现在全球25%的土地已经或者正在高度退化,未来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还有不断恶化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香港中文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平均农作物生长季节的温度会较现在上升摄氏1至2度,而在农业发达地区如中国内地、印度、美国及欧洲等,更会上升摄氏2至3度。由此推测,气温上升将减少全球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在内的粮食产量超过10%。
粮食危机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提醒着人们未来可能遇到的危险。所以,当这几年关于粮食产量、储备粮,甚至是产粮大国发生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一轮关于粮食危机的悲观感叹。
2007-2008年全球性粮价飞涨,从玉米到大米价格都创下历史新高,虽然随后因全球经济下滑导致粮价回落,人们还是为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唱衰。到了2010年,全球气候异常引发全球粮价上涨,由此引起的恐慌让欧洲小麦期货价格更上涨了近50%。两年后,联合国发布报告警告称,粮食储备已从10年前的足够全世界人民吃107天降至目前的不足74天,世界粮食储备严重不足,全世界都为此揪心,生怕吃了这顿没下顿。
所幸的是,2012-2014年间长期受食物不足困扰的人数比上个十年减少1亿多,比1990-1992年减少2.09亿,挨饿的人数正在变少,但严峻的形式让全人类仍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