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换粮食
回想换粮食的情形,大致是在上小学或更早时候的事。当时农村生产队按出工情况记工分,是十分制,看干重活的能力和身体条件确定每人每日的工分。麦秋、大秋分粮食的时候,就按每个家庭的工分多少分口粮,家里劳力多的、女孩子多的,口粮就基本够吃;若家里劳力少,或男孩子多,粮食就不够吃。为了不饿肚子,就要把好一点的粮食驮出去换成差一点的粮食吃,一般是麦子换棒子、棒子换高粱,也有直接换成高粱的。
我家七口人。父亲、母亲出工下地,奶奶和大伯家轮班供养,弟兄四个中两个上学,两个大带小。家里挣工分的人少,工分少,粮食分的少,四个孩子又都是男孩,平时吃得多。没办法,只能把生产队分下来的麦子换成棒子吃。现在想起来大概有两个好处,一来麦子可以换成一斤二两到一斤半的棒子,数量上明显多了;二来麦子磨成纯白面或两掺面不禁吃,棒子面禁吃。虽说棒子面不如白面好吃,但做法还是蛮多的,像棒子面饼子、窝头、菜团子、糊饼、嘎嘎汤、棒子面粥等好多种,味道也各不相同,如今可全称的上是美味佳肴。我的老家在现今武清区的最北边,当时不是最困难的家庭,再困难的就要把麦子换成棒子,再把棒子换成高粱吃。
换粮食是个辛苦差事。头天晚上把刚分下来的麦子灌到结实的布袋或麻袋里,每袋七八十斤,共灌两袋。袋子要认真检查,看有无破损、窟窿,破损的地方必须仔细缝好,千万不能半道漏了,那可就抓瞎了。自行车也要仔细检查车胎、链子、脚蹬子、车闸等,提前收拾停当。第二天五六点起床,将粮袋捆在自行车的后架子上,带上一天的干粮天不亮就得出发,大概晚上七点左右回来。如果遇上雨天,受的罪可就大了。考虑到路远,要两三个人结伴,也有一个人去的时候。
捆粮袋也是一门技术。把自行车平放在地上,不是现在的轻便车,必须是过去农村的“大铁驴”,在飞轮的横梁处系上两根绳子,把粮袋放上去,粮袋底下垫一块长短宽窄合适的木板,靠车子一面别上两三根木棍,以防止粮袋错位和向内挤压挡住车条。绑扎切记牢固,不能半道松动滑落。捆好一袋,把车子翻过来,再在另一面绑第二袋。换粮食的地点大概在集体经济较好、生产队有副业、村民生活好的北辰区南王平、小淀一带。往返有一百多公里,路途的艰难与劳累是难以想象的,现在的人已无从体会。
那些年,多是父亲骑车去,后来大哥也去过。想起来,真是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