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不顾跟苏联签有的《苏德友好条约》,出动兵力数百万,以坦克为先锋形成装甲洪流压过苏德边境,打响了二战中最惨烈的苏德战争。
中国有句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出兵打仗怎样保证自己的士兵能够吃饱肚子是个首要问题,有时甚至比士兵手中武器还重要。
德国调动百万大军出击,而当兵的德国人往往都是青壮年,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简而言之即德国出兵的大小,是和粮食的产量挂钩的。
所以当无数的德国人怀着满腔热血投入战场之时,德国本身的粮食产量开始下降。对于这一无奈局面,德国政府计划了用占领区的战俘去替换参军的德国青壮年。
但是战俘也是要吃东西的,就算给他们最低标准,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因此这种替换的方式,只是放缓了德国缺少粮食的步伐,并未把德国因战争深入陷入粮食困境的问题给解决。
因而为能保证德国军队不会在战场上饿肚子,在6月22日进攻日前一个月的5月23日,负责苏德战场粮食后勤补给的德国东方事务司,从自身职位掌握的数据总结出了一个给德国军方的必须完成的任务。
即为以3年为期限,在战争开打三年之后,德国军方在战场上的粮食补给,必须要在占领区解决,本土的粮食将仅仅是供给给德国本土的生产者和普通公民。
基于这个大的任务背景,东方事务司给出的具体分配任务是,德国控制下的法国政府提供的粮食,需要养活全德国1/3的德军,而剩下的2/3则是需要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在内的所谓东方地区提供。
根据这个任务的要求,可见要是没有法国政府提供的粮食,约有1/3德军要在战场上饿肚子,而根据战争后期,德国几乎丢掉所有东方占领区的历史事实来推论,战争后期法国承担的军粮比例将会远远超过1/3。
如此一来法国作为德国第一个灭掉的大国,它那块土地成为支撑德国继续打仗的“核心”存在之一。
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个任务,德国士兵在战场上除了要力战防御的苏联人外,还必须把眼睛盯在食物上,军队所接受的任务除了去打仗。
还有就是去占领区收刮粮食,根据《柏林金融日报》1943年12月2日的报道,德国士兵在被苏联猛打到被迫撤退之时,也没有忘了这个“收刮”使命。
每个战区都有很大一批列车不是装士兵撤退,而是挤满了羊、牛、马等肉类,他们是德军撤退前对当地人最后一次无情的掠夺。
有些德国士兵为此开玩笑道,当年斯大林跟我们玩焦土战略,不给我们留下一粒口粮,如今他们也要“焦土”,不过苦了当地的普通老百姓,一次战争被迫接受了“2次焦土”。
(感谢大家的浏览,记得加我关注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和本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