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抓好粮食生产既要重视保护耕地质量,也要重视保护种粮主体。
吃饭问题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稳定粮食产量,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抓好粮食生产既要重视保护耕地质量,也要重视保护种粮主体。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说,中国是一个将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老百姓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对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名义上有20.4亿亩耕地,但真正需要保全的永久基本农田只有15.4亿亩。因此,要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对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
“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在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长期不合理利用使耕地存在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和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对耕地质量一直很关注。
万连步代表建议,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相关监测网络建设、调查评价、技术示范等资金需求。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耕地质量建设。
“我们调查发现,2018年由于稻谷价格下跌,农业用工和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稻谷效益每亩普遍减少100元以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说,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总体稳定,但需要警惕种粮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万建民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应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格,并将最低收购价“一年一调”改为“三年一调”,稳定较长时间的种粮收益预期;增加对种粮土地的流转补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农资市场干预机制,确保农资价格稳定。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万连步代表建议,可鼓励分散的种植户把土地交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降低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工厂化育供秧、秸秆还田、仓储烘干、产后加工等服务,从而获取增值收益,稳定种粮队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吉蕾蕾)
2019全国两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