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正是西藏冬青稞成熟的季节,拉萨河畔到处都是成熟的青稞田,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十分耀眼,在壮丽而又神秘的高原土地上,这无疑是最迷人的色彩了。
青稞是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普遍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繁衍的基本食物。但是就在60年前,青稞对于西藏人民来说,还是一钟奢侈品。因为那时候产量很低,一年忙到头也打不出多少粮食,甚至还有时候填不饱肚子。
但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青稞变了,能丰产了,并且更加有营养了,能加工成的食品也多样了。收获后的青稞,能变成糌粑,能酿酒,还能做成饼干、面包等等。原本只是用来糊口的青稞,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香饽饽”。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山脚下的这块青稞田长势整齐,穗长而籽粒饱满,真是让人羡慕。这些长势喜人的青稞,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冬青稞新品种冬青18号。
青稞,又称裸大麦米、大麦等,在植物学上属于禾本科大麦属作物,是栽培大麦的变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谷类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和阿坝、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区。
为了发挥冬青18号的高产潜力,专家们可没少下功夫。不仅在不同的示范试验田里亲自参与各项田间管理工作,收获之时,更是仔细的进行田间测产,以便更加准确的掌握冬青18号的产量情况,总结出它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冬青18号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的全区区域试验中,亩产达到了382.5公斤,比对照增长10%以上。2011年开始,主要在山南、林芝、拉萨等地六个点进行示范,在连续两年的全区生产示范中,亩产达到了372公斤,比对照增长11.7%。
多年的生产示范表明,冬青18号是一个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2017年,在拉萨、山南、林芝、昌都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近2.7万亩,平均亩产370千克,比别的冬青稞品种增产10%以上,比春青稞增产12%以上,大幅度提高了西藏冬青稞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那这冬青18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品种呢?冬青18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冬青11号和在zdm82987-88605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冬青18号为高产中晚熟粮草坚固性冬青稞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71天左右,幼苗长势旺分蘖能力强,株高100厘米左右,柱形紧凑、叶宽,叶色浓绿,茎杆弹性好,成穗数高、短芒。平均穗长7.5厘米,属中穗型。结实率为90%以上,千粒重为42.6克左右,抗寒、抗倒、抗细菌性条斑病、黑穗病和青稞锈病。一般亩产350千克,高产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的最高产量潜力为亩产550千克。冬青18号适合在海拔2600至3800米的河谷农区,灌溉条件好,中上等肥力的区域生产种植。
拉萨、山南、昌都种植区一般在7月底前收获,林芝市东青稞种植区一般,6月底7月初收获。
在生产上怎样栽培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品种优势,获得较高的产量呢?
俗话说种子不好丰产难保。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冬青18号生产用种最好购买包衣种子,对于自留种子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精选、晾晒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最好采用机械包衣,包衣后,放置阴凉处二十四小时后就可以播种。
冬青18号是一个高产稳产品种,对水肥要求较高,必须选择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才能发挥他的高产潜力。
此外,青稞不能连作。前茬最好是豌豆、油菜、马铃薯等作物。种植冬青十八号的地块,底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到1500千克,磷酸二铵15千克,尿素7.5千克,钾肥1.5至3.5千克。施肥应因地制宜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整地要求吐穗地坪上虚下实,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
冬青18号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进行播种,播种量一般每亩控制在15到16公斤,播种深度为5到7厘米。冬青18号适宜播种的气温为16至18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早播,以防土壤上冻不利于出苗。
拉萨山南等式的播种期一般在10月初,林芝昌都等式的播种期在10月中下旬。适时播种是保证苗全苗壮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只有适时播种才能冲分利用越冬前的生长季节,使幼苗生长健壮,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
当小苗长到两叶一心时,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一次中耕除草。西藏地区冬季寒冷,为使青稞在冬季有适宜的水分供应,巩固越冬前分裂,保证顺利越冬,一般在11月20日至25日之间,灌越冬水。需要注意的是,越冬水要求小水漫灌,浇足浇透。
冬青18号进入返青期后,要每亩追施尿素7.5到10公斤。冬青科一般于3月初开始返青,返青期间气温仍然较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养分分解缓慢,土壤中可溶性养分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返青期要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一般在3月20日左右完成施肥浇水,以促进大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碎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
当田间半数以上植株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至2.5厘米时,表明青稞生长进入拔节期。拔节期要灌好拔节水,再追施化肥,一般的量掌握在5到10公斤每亩。
进入拔节期,茎叶生长茂盛,需水量达到最大值,应及时浇水。拔节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虫也开始增多,因此,要加强病虫监测和防治管理。
冬青稞在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重点调查体验田间地头冬青稞的蚜虫。蚜虫发生主要在底部的叶片的背面。当没百株青稞苗上发现有250至500蚜虫时,应及时喷药。
凡是没有施拔节肥的地块,一般要在旗叶露尖时,随浇水,每亩追尿素6-8千克,以满足青稞对肥水的需要。
冬青18号抽穗以后,特征特性已经充分展现,为防止混杂应根据冬青18号的穗子特点,及时去除田间杂草,以保证品种的纯度。特别是对于留种的地块一定要进行全田拉网式去除,将杂株整株拔除,带出田外。需要注意的是,燕麦草、小麦等要一同拔出。
为了保证青稞正常节食灌浆,再抽穗后应根据天气、土壤情况浇好抽穗、扬花、灌浆水,以满足青稞对水分的需要。在青稞灌浆初期,喷施叶面肥能有效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植株早衰,增加粒重。叶面肥一般选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2%至0.3%的尿素溶液连续喷施两次。间隔时间为五到七天。
冬青18号一般在6月底至7月底收获采用人工或半人工收割堆垛。应在冬青18号穗下节尖成黄色,籽粒呈现黄粒时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