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岚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正值秋收时节,我国农业农村部也传来好消息,截至10月14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近七成,达到8.6亿亩,增产趋势明显。这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近几年,我国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这意味着,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
可以说,现在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最好的时期。成就的背后,不能不提的是,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过去25年中,农发行始终以支持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000061,股吧)收购、储备、调控和调销为已任,为保障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导银行
采访中,《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自1994年成立迄今,农发行支持开户企业收购粮食数量约占国内全部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在粮食主产省支持收购量占全社会粮食收购量的60%以上。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银行,农发行可谓实至名归,为保收购、促生产、稳物价打下了坚实基础。
25年来,农发行通过粮食收购资金对粮食流通领域的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维护粮食市场平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与此同时,坚持政策性收购贷款封闭运行管理,在确保国家粮食购销价格政策实施的同时,通过合理把握贷款发放节奏,稳定市场化收购价格,保障粮食市场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农发行确保收购资金供应,避免粮食价格大起大落、谷贱伤农,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可以说,通过及时足额提供政策性储备调控资金,农发行有效推动了建立和完善中央及地方分级储备调控机制,增强了中央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地方政府区域粮食调控能力,保障“粮食省长负责制”有效落实,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健全有效。
维护农民利益和信贷资金安全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也带来了“丰收的烦恼”——库存压力大、粮价走低,“打白条”“卖粮难”现象一度困扰着广大种粮农民。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