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网 - 粮食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业界新闻 | 国内新闻 | 知识普及 | 国家标准 | 行业标准 | 规程 | 其它政策法规 | 会议信息 | 法律咨询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知识普及 > 经济评弹●锐评 | 粮食安全,拼资源更拼创新
Q.biz | 商业搜索

经济评弹●锐评 | 粮食安全,拼资源更拼创新

信息来源:liangshi.biz   时间: 2024-04-23  浏览次数:10

当我们谈论粮食安全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近日,2024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在厦门市举办。记者从同期召开的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二届产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中,饲用占比达53%,远高于食用的33%。

我们知道,根据用途不同,粮食可分为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口粮用于直接消费,饲料用粮则转化成动物蛋白。目前,我国“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有保障。相较之下,饲粮供给短板突出。

践行大食物观背景下,我国畜牧水产生产和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以福建为例,去年全省肉蛋奶产量首次突破400万吨,实现7.3%的增幅。因此,饲粮需求刚性增长,供给压力随之增大。2023年,全国进口粮食约1.6亿吨,大豆占比超六成。豆粕等饲料原料供应紧张、价格过高,养殖户不堪其忧。

可见,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多是饲料用粮的挑战,尤以大豆为甚。应对策略有二:一增一减。

增,即在供应端扩种增产。

翻阅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不难发现,大豆是出镜率极高的作物。尽管不是优势产区,福建近年来也千方百计通过间作套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方式,鼓励扩种大豆,提高单位面积产能。

减,即在消费端推进减量替代。

2018年以来,我国推进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去年又发布了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在确保畜禽生产效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力争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

所谓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其实就是在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推动饲料配方多元化,减少对豆粕的依赖,寻找替代性蛋白,在养殖中推广使用低蛋白日粮。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科技创新驱动。

大豆经压榨出油后成为豆粕,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是饲料蛋白最重要的来源。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首先要回答几个问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不是越高越好?动物摄入的蛋白质是否得到了充分转化利用?除了豆粕,有没有更加经济划算的蛋白质来源?

其实,高豆粕高蛋白饲料不等于好饲料。数据显示,我国饲料中平均蛋白质水平约18%,实际利用效率却只有50%左右。过高的蛋白摄入不仅增加养殖成本,还可能引发动物营养过剩,增加代谢疾病发生概率,导致肠道氮排放增多,产生环境污染。

营养成分不多不少、物尽其用,才是饲料的正确打开方式。但问题是,多少算多,多少算少,如何才能物尽其用?换言之,如何实现精准饲喂,让每一粒饲料都用到刀刃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此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它们,养殖者可以摆脱经验依赖,精确评定不同饲料配方的营养价值,精准评估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从而构建数据库与数学模型,为每一头猪、一只鸡、一尾鱼定制专属营养餐。

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还有赖于生产管理、遗传育种等更多科技驱动。在这方面,福建企业创新成果丰硕。

有的蛋鸡光吃粮不下蛋、下蛋少怎么办?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蛋禽养殖机器人“木鸡郎”,通过深度学习后,能够自动精准识别出病鸡、弱鸡、低产鸡、绝产鸡。根据企业测算,及时淘汰这些不事生产的蛋鸡,按照现有养殖规模平摊下来,每只鸡全周期能节省0.5公斤饲料。

2021年,圣农集团自主选育的白羽肉鸡配套系“圣泽901”,打破了外国种源垄断。此后,其性能不断优化。其中,影响养殖企业成本和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料肉比,降低了0.05,预计可为企业节约饲料成本4亿元。

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拓展饲料蛋白来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向农副产品要蛋白、向餐桌剩余食物要蛋白、向微生物要蛋白、向动物要蛋白、向优质饲草要蛋白,不断丰富饲料配方,逐渐减少对饲用豆粕等单一原料的依赖。

经过多年推进,我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效果显著。记者从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第二届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2023年全国肉蛋奶产量比2017年增加了18.1%,但豆粕饲用总量下降了6.6%,按照饲料消耗量测算,相当于减少了大豆饲用需求3000多万吨。这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助力。粮食安全保卫战,拼的不仅仅是耕地、光热等资源,更是科技硬实力。(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粮食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