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江苏全省小麦机收已基本结束,夏粮总体实现了颗粒归仓、丰收到手。夏粮夏油均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形势。
绿油油的秧苗,金灿灿的麦堆……江苏正以实际行动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镇官沈村小麦开镰收割,标志着新沂市夏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一曲丰收的乐章正在钟吾大地奏响。新沂市政协供图
百强县里种业旺
江苏常熟,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五名,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目前保有超过50万亩耕地,其中粮田约占27万亩,是苏州地区种粮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全年粮食生产总量常年保持在23万吨以上,足以保证全市100多万城乡居民的口粮需求。
当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2023年,“以种业引领常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被确定为常熟市政协“1号提案”,由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领办。
拆袋、分类、称重、登记……4月23日,苏州市政协委员、常熟农科所农艺师马刚博士接手并整理从海南育种基地带回来的育种材料。常熟农科所在海南育种基地有20亩试验田,常熟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端木银熙带领团队已连续29年在此进行“南繁加代育种”。
“今年海南风调雨顺,气温适宜,水稻抽穗早,结实率高,是几十年来难得一遇的好状况。”马刚高兴地说。办公桌上,几份育种材料和工作笔记码放在一起。这是此次南繁之旅带回来的“宝贝”。“一共14份,都是优质超高产抗病的杂交稻育种材料,6份早熟中粳品种,8份早熟晚粳品种。”马刚介绍,在本轮南繁育种工作中,科研人员加强了杂交粳稻亲本改良工作,重点培育一批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从抓好亲本选育开始,凸显稻米的优良食味特性。
好粮源于好种。经过多年努力,常熟市农科所已累计育成太湖粳系列、常农粳系列、常优系列等45个水稻新品种,在江浙沪皖鄂闽五省一市推广应用超过7100万亩,增产粮食21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超30亿元。
育成优质稻种是第一步,如何扩大“常熟种”的种植区域,让“常熟种”更好地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周勤第书记在提案办理时指出: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强化协同配合,加大良种的市场推广力度,将常熟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种业强市,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贡献常熟力量。
“5月,常熟水稻供种工作已全面完成,各地农户已经陆续领到生产所需的水稻良种。”常熟市政协委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培训科科长李亚娟正在统计今年的供种数据:“为确保用种安全,供种前,常熟市农技推广中心加大对良种的扦样检测力度,做好种子库中本地制种基地所产良种的检测工作,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前往其他供种企业,对每个品种、每个批次的良种进行扦样检测。保证良种按计划陆续发放到各镇、街道库点,尽快送达农户手中。”
常熟不仅做好本地水稻良种供应、抽检工作,还积极发挥常熟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平台优势,将自育良种供应到周边省市。常熟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钱彪介绍:“今年常熟为夏种供应了总量约182.26万公斤的良种,自育品种100.16万公斤,占比达54.95%。其中100.8万公斤供应常熟,还有69.96万公斤供应苏州其他地区,11.5万公斤供应省外市场。总供应面积约45.5万亩。”
不仅做好夏种秋收,常熟的夏收工作也圆满完成。常熟市政协委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陶正组织工作组赴各收购库点检查安全生产和储粮安全,并联合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执法检查。今年,常熟全市26.55万亩小麦夏收全部完成,预计亩均产量超720斤、同比增长1.4%,总产量1.91亿斤、同比增长2.41%。
农机跟着农时跑
“三夏”时节,充实而忙碌,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角落。江苏射阳县连续13年被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6月12日,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一片广阔的盐碱地里,涌起层层麦浪,数台大型智能联合收割机穿梭其中,将一束束结实饱满的麦穗转化为颗颗分明的麦粒,倾泻而下,悉数归仓。
“这可都是我们的得力干将!”江苏省政协委员、射阳为民机械化插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鹏自豪地介绍道,每台收割机都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既可以实时了解收割机的运行状态和轨迹,根据数据科学测产,还可以对作业区域进行精密划分和管理,实现精准作业,减少漏撒麦粒损失,推动收割效率和农田标准化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忙完夏收忙夏种。“大家看,这是一台侧深施肥插秧机,一次完成插秧和施肥两道工序,不仅省时省工、节约肥料、增产增收,而且有效解决了秧苗前期追肥问题,肥料深施不易流失,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尽管农忙时节连续作业十分辛苦,徐鹏还是邀请了射阳县政协部分农业农村界别委员、水稻种植户来到工作现场,面对面开展技术交流。
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的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徐鹏深知这个道理,为顺应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趋势,做强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他持续为合作社“增机”扩能,现拥有高速插秧机70台、联合收割机17台套、大疆无人机10台,农机固定资产原值2000万元。合作社跻身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被评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农业农村典型示范社”等。
农机跟着农时跑。为了努力将合作社农机使用频率发挥充分,徐鹏统筹协调农机跨区作业时间,常年奔波在天津、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云南“七省一市”作业,全年各类农机作业总服务能力超70万亩次以上。有的农机使用全年频率在20天左右,而为民农机合作社的农机使用频率达到了200天。不仅为江苏,更为全国粮食生产作出贡献。
从“药剂师”到“管家”
6月11日,南京市六合区江优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阮兆江遇到了麻烦事,他发现,家里储存的粮食下层部分发生了腐烂,没有腐烂的部分也不能作为口粮,无法被正常收购了。他急忙向自己签约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商、南京善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作物医生”时以斌求助。当天,时以斌拉上十几个粮食收购商赶到现场“看诊开方”——将完全腐败的粮食剔除后,剩余部分由收购商无害化处理后变为饲料粮收购。阮兆江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农业生产‘耕、种、防、收’等环节当中,防是最困难的,尤其是在农药使用方面。”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协委员、南京善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冰说,“长期以来,农户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存在选药不对路、用药不科学、打药不及时、混配不合理等痼疾。”
梁冰注意到,农药微粒尺寸越小,表面积越大,在作物叶面上分散越均匀,接触生物靶标越充分,药效发挥就越高。经过努力,善思团队研发出了纳米农药。与传统农药相比,纳米农药技术实现了减少20%以上的农药使用量,利用率显著提高。
在推广纳米农药的过程中,梁冰还注意到,不会科学种地,是小农户的痛点所在。“我们探索出了‘定制化植保托管服务’模式,即因域定种、因种定技、因田定肥、因时定药、因机定效、因(方)法定收(成),通过这‘六定’创新出定制化数智化农服新模式。”梁冰介绍,给农户提供纳米农药,只是企业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前菜”,将纳米农药产品作为抓手,为农户提供全环节的服务才是“重头戏”。
“我们希望以‘定制化植保托管服务’标准流程、属地化线下作物医生服务团队、数字化线上农业数据采析平台、科学化纳米农药病虫解决方案、精准化无人机喷施服务及监管为依托,帮助农户解决不能科学种地的难题,实现可复制可推广,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梁冰说。
同样在六合区,种植大户贡述林也是善思的客户。“我这几年都是委托善思农服给我做的防治,效果很好、产量很高,关键省心,别的农资店都是卖药,善思的作物医生是下田查田后确定用药方案,针对性强,而且还指导我们如何把地种好。去年水稻的收成1600斤,太满意了。今年小麦应该也会继续丰收。”贡述林满脸的笑容,难掩心中的喜悦。
在服务农民种粮的过程中,梁冰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粮食收储是关键。今年雨花台区政协全会期间,他专门就主城区粮食储备问题,提交提案,得到有关部门重视。